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通常是指“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等科目核算的金额);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通常是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的金额);
  (3)留存收益(通常是指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提示:
  除上述所涉科目外,注会考试中还会涉及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
  (1)库存股,属于股本的备抵科目;
  (2)专项储备,通常核算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费【固定资产章节会涉及】;
  (3)其他权益工具,通常核算企业除普通股以外的被分类为权益工具的优先股或永续债等;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都代表企业资产的融资途径,从现阶段,至少需要了解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这一部分的了解对于后续学习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大有裨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对比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是义务吗?
×
有期限吗?
×
需要偿还吗?
×
强制付息吗?
×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理解:例,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形成100万资产的同时也形成100万负债;股东向企业投入资本金500万,形成500万资产的同时也形成了500万的所有者权益。(不考虑其他情形)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600=负债100+所有者权益500→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理解:因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