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因​​价值下跌或未来收益减少​​计提的资产备抵项目。其核算范围包括四类:①技术类(专利、非专利技术);②版权类(软件著作权、影视版权);③标识类(商标权、域名);④其他(特许经营权、客户关系)。当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计提减值,且​​计提后不得转回​​。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核算范围  ​​通俗示例​​:
  某奶茶店花50万元购买“芋泥波波”独家配方专利,因竞争对手推出相似产品,该专利市值跌至30万元。此时需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四大核算范围
  (一)​​技术类无形资产:创新的“护城河”​​
  ​​专利技术​​: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如奶茶店饮品配方专利);
  ​​非专利技术​​:
  未公开的专有技术(如奶茶发酵工艺秘方)。
  ​​减值迹象​​:
  技术被替代(如冷萃技术取代热泡工艺)、市场淘汰(如含糖配方受健康风潮冲击)。
  (二)​​版权类无形资产:创作的“法律盾牌”​​
  ​​软件著作权​​:
  自研点单系统、会员管理软件;
  ​​文化版权​​:
  品牌IP形象(如奶茶店卡通代言人版权)。
  ​​案例​​:
  奶茶店动漫IP因侵权纠纷价值归零→全额计提减值。
  (三)​​标识类无形资产:品牌的“身份证”​​
  ​​商标权​​:
  注册商标(如“茶颜悦色”品牌);
  ​​域名权​​:
  官网域名(如奶茶店.com)。
  ​​减值触发点​​:
  商标未续展失效、品牌丑闻导致价值暴跌(如食品安全事件)。
  (四)​​其他类无形资产:经营的“隐形资产”​​
  ​​特许经营权​​:
  区域独家代理权(如某奶茶品牌城市代理权);
  ​​客户关系​​:
  并购获得的会员资源(如收购竞争对手获得的50万会员数据)。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务处理一般无形资产出售和无形资产报废业务,具体分析如下:
  一、无形资产出售处理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表明企业放弃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出售无形资产确认其利得的时点应按照收入确认中的相关原则进行。
  出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额,借记“累计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资产处置损益
  二、无形资产报废处理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例如,某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或超过法律保护期,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则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其报废并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
  转销时,应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额,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