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材下发前的预习阶段,建议考生以通读理解为主,着重梳理知识脉络,搭建系统的科目知识框架。
对于零基础考生,建议优先攻克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掌握会计基本原理、会计要素等核心概念,夯实专业基础,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具备一定会计知识储备的考生,则可将学习重心放在第三章至第八章的核心内容上,提前对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等重点章节进行深入钻研,抢占备考先机。
《经济法基础》教材发布前如何备考
在教材下发前的预习阶段,建议考生以通读理解为主,构建本科目知识点体系框架。
经济法基础教材内容可简单分为两部分,即非税法部分(第一、二、三、八章)和税法部分(第四、五、六、七章)。对于零基础考生,建议优先学习税法部分的基础内容,通过学习税法部分的基本内容、原理,夯实专业基础,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对于有一定税法基础的学员,则可将学习重心放在非税法部分的内容上,提前学习会计法、票据法、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法等重点内容,抢占备考先机。
提前开始备考,这样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认真学习会计知识,同时也能打牢基础,吃透考点,等新教材发布后,考生可以结合变动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学习,这样在后期的备考中不至于手忙脚乱,避免出现备考时间不足等问题。
1、预习阶段(当前-教材发布前)
目标:搭建考试认知框架,掌握70%的基础知识点
借助2025年教材或网课预习班梳理章节框架
重点预习:《初级会计实务》中的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经济法基础》中的法律主体分类、法律关系
按周拆分任务,每天保证1-2小时学习时间
完成基础练习题,标记疑难知识点
2、基础阶段(新教材发布后~2026年3月末)
目标:系统学习新教材,逐章攻克核心考点
《初级会计实务》重点:资产、负债、收入确认模块,掌握教材例题涉及的账务处理
《经济法基础》重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劳动合同法章节
两科目穿插学习,避免集中学完一科导致另一科时间不足
结合辅导书习题巩固所学,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
3、强化阶段(2026年4月)
目标:解决易错点,提升综合应试能力
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按“概念模糊”“计算失误”等分类
针对同类型题目专项突破
对《经济法基础》中繁杂的日期、税率等内容编口诀记忆
重点强化“掌握级”知识点,构建完整账务处理逻辑链
4、冲刺阶段(2026年5月~考试)
目标:适应机考节奏,查漏补缺
每周完成2套近5年真题,严格计时模拟
分析失分点,突击背诵核心内容
熟悉机考操作流程,提前适应考试环境
针对薄弱内容再次巩固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