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杨凯生:余额宝引银行存款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4-12-29 11:43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近日参加“2014绿公司年会”时表示,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95%又存回了银行,转了一圈,钱又存回银行,流动性在银行里,并不是导致银行缺钱的原因。这里发生的变化是在这期间,造成了存款在银行间的相互调整和银行品种的结构调整。由于余额宝的收益比在银行活期存款要高,有些银行资金比较富余,不用高的成本吸收闲余存款,有的银行资金相对紧缺,愿意或者不得不用较高成本吸收余额宝存款,于是出现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的一种结构调整。比如本来社会公众的钱存在甲银行的账户里面,现在买了余额宝以后,余额宝钱存回甲银行,甲银行说资金成本太高,我不要了,乙银行说我要,因此出现银行间结构调整。
 
  商业银行受制于75%的存贷比考核,为了放贷拉存款的首要任务,其中中小银行的揽存压力更大,这也使得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不得不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吸收资金,由于余额宝规模庞大,这样的存款搬家显然会改写原有的存款分布格局。此前曾有消息称某国有大行不与余额宝开展协议存款业务,这也是因为该行财大气粗,仅靠居民和企业存款就能完成考核任务。但随着余额宝规模的持续扩大,国有大行也不得不正视这一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不过,余额宝并不会对银行造成颠覆性冲击。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是造成不同银行之间存款的此消彼长,不同存款科目的此消彼长,但说这个影响是颠覆性、致命性,我觉得恐怕还谈不上。随着将来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存款品种中的差异就会不存在了,如果各种货币基金都可以做到T+0,余额宝等产品就需要别的优势。余额宝规模5000亿也好,8000亿也好,10000亿也好,但银行业资产150万亿,因此余额宝对银行业不构成颠覆性冲击。

 
导航大图
责任编辑
导语
大标题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杨凯生忠告民营银行,资产回报率不比实业高
下一篇:下一篇:杨凯生行长请不要过于傲慢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