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考生在备考cpa之初,都会疑惑“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cpa考试整体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考生需先在5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6科,再通过综合阶段考试,方可取得全科合格证书,以下是高顿cpa小编为考生梳理的详细信息,希望能为大家的备考规划提供帮助。
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一、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
cpa考试包含专业阶段6门科目与综合阶段1门科目,总计7门,考生需按“先专业、后综合”的顺序报考,具体要求如下:
1.专业阶段:5年有效期,6科需连续通过
专业阶段科目包括《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阶段单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6科,才能获得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这是报考综合阶段的必要前提。
若未在5年内完成全部科目,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将失效,失效科目需重新报考。例如:某考生2024年通过《会计》,若2028年仍未通过剩余5科,2024年的《会计》成绩将在2029年作废,需重新参加《会计》考试。
2.综合阶段:无时间限制,1科需单次合格
综合阶段仅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1科,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考生需同年报考两卷,且两卷合计得分达到60分及以上即为合格。
该阶段无时间限制,考生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可根据自身备考节奏,选择任意一年报考,通过后即可领取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书。
二、2025年cpa考试具体时间怎么安排?
2025年cpa考试仍按“专业阶段分两日考、综合阶段单日考”的形式进行,具体时间如下:
(一)专业阶段考试时间
8月23日(周六)
08:30-11:30:《会计》(第一场)
13:00-15:00:《税法》
17:00-19:00:《经济法》
8月24日(周日)
08:30-11:00:《审计》
08:30-11:30:《会计》(第二场,仅部分考区设置)
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
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二)综合阶段考试时间
0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三、cpa考试科目搭配原则与推荐方案?
科目搭配是cpa备考的核心策略,直接关系到复习效率与考试通过率,考生需遵循“难易结合、关联互补、时间适配”三大原则,结合自身基础与备考时间规划科目组合。
(一)两年备考方案(适合时间中等、追求稳妥的考生)
1.首年:《会计》+《税法》
《会计》是cpa考试的“基石科目”,知识点贯穿其他多科;《税法》中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内容与《会计》的收入确认、税费核算高度关联,“财税联动”学习既能巩固基础,又能减少重复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2.次年:《审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审计》的报表审计内容需以《会计》知识为基础,在通过《会计》后报考更易理解;
《经济法》以记忆性内容为主,难度较低,可平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的备考压力;
《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均涉及企业运营分析、风险管理模型,知识体系有交叉,适合集中突破。
(二)三年备考方案(适合时间较少、基础薄弱的考生)
1.首年:《会计》+《税法》+《经济法》
此组合中,《会计》+《税法》保证关联性,《经济法》降低整体难度,三者搭配难度适中,适合首年建立备考信心,为后续学习打牢基础。
2.次年:《审计》+《财务成本管理》
《审计》依赖《会计》基础,《财务成本管理》侧重计算能力,两者难度中等,适合在首年基础上逐步提升备考强度。
3.第三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内容相对精简,可快速攻克;完成专业阶段后,同年备考综合阶段,能保持学习状态,提升通关效率。
(三)一年三科方案(适合时间充裕、基础较好的考生)
1.首年:《会计》+《税法》+《经济法》(同三年方案首年,兼顾关联与难度平衡)
2.次年:《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审计》与《会计》关联紧密,《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交叉互补,两年完成专业阶段后,即可全力备战综合阶段,缩短整体备考周期。
以上就是【cpa一共几门几年考完?科目如何高效搭配?】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